1月18日,河南大学幼儿园与焦作市实验幼儿园联合教研活动在焦作市实验幼儿园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为及时梳理角色游戏教研成果,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加强园所间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总结教育成果,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及游戏活动接续开展方向。

活动伊始,焦作实验幼儿园曲颖老师与张玲老师就“小餐厅与美发屋常见问题:如何应对顾客人数稀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享,如:曲颖老师针对本班小餐厅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增加游戏角色、优惠促销活动以及丰富服务内容,以及实施效果与改进。张玲老师针对美发屋活动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提出设置奖励机制,如:消费满额送小礼物、积分兑换等,以此激励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到游戏中来,从而解决顾客人数稀少的问题。贺堃老师和伊莎莎老师分享了在角色游戏“小医院”和“小超市”中如何持续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经验。贺堃老师分享本班解决方法:成立兴趣小组,并定期更新游戏材料,例如:制作救护车等,以保持游戏的吸引力。伊莎莎老师则分享本班幼儿通过举办抽奖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超市购买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河南大学幼儿园的尹芬老师、程可老师、付英楠老师、皇甫曦璇老师分别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STEM活动以及班级教学等多个方面,对我园“活课程”理念的落实与实施进行了分享交流。
她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活课程”的主题架构下,将STEM活动和主题活动融入其中,保护幼儿的主体性行为,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汇报结束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朱细文教授对老师们分享的角色游戏区活动和课程实施进行了点评指导。朱教授建议,在教师进行分享时,应更多地利用孩子们的表现和行为片段,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孩子们的行为。接着,朱教授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自发性行为的含义及特点进行阐述,强调幼儿在游戏、生活中主体性的重要性及教师在游戏中给予幼儿的自发性行为的重视与欣赏。



最终,焦作市实验幼儿园姜冬玲园长对本次综合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心和者,不以岁月为限。通过本次河南大学幼儿园和焦作实验幼儿园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搭建起了两地幼儿园沟通的桥梁,推动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凝聚了更多教育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以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忱,相伴成长。
作者:史泽莹
初审:刘 洋
复审:孔 辉
终审:张书明